几年都难得见到的大雪把一个太行山打扮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使得爱好摄影的人欢喜的不得了。给林福打电话说说拍雪景的事,他说,安阳摄影协会的郭平老师早就住在了石板岩,看来越是恶劣天气越是摄影的好时候,可惜我们不是专业的摄影家,尚有工作之累,不能常住山里,游走他方,只能在闲暇时偶尔光顾罢了。
王安石在他的名作《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林州市太行山巅的石板岩乡马鞍垴村小移仙自然村,虽然不是非常的险远,但海拔1000多米,七拐八上的,平日也是人烟稀少,今天我们欣赏雪景就来到这里。
三九天的气温是不客气的,冻得耳朵都快要掉下来,大雪中的山路需要仔细的寻找,脚下的步履更加艰难。开始是冷,后来是热;停停就冷,走走就热。
早晨没吃饭,上山没带干粮,走到中午已经是饥肠辘辘,饥寒交迫。这时候一个小村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小移仙。
小移仙村不大,十几户人家集中在一个山坳里,大部分人家已经搬迁到山下,村里只剩下了两家,在大雪中比平日更加的静谧安详。公鸡的鸣叫指引着我们来到一户人家,农家大嫂如木炭火一样,热情的招呼我们进屋暖和,盛出刚闷好的玉米稠饭。
玉米稠饭我还是第一次吃,大嫂讲是用粗颗粒的玉米糁,下到水里,如闷小米稠饭一样的闷,需要很长时间才好,配上刚炒好的白菜萝卜粉条菜,尽管菜里面油水很少,但是我们吃的香甜极了。
玉米稠饭本来不多,我们三个人每人吃一碗,大嫂知道这根本不够填饱我们的肚子,马上去和面,把家里几乎全是萝卜丝的饺子馅端出来,平日里在家里不干家务活的我们,今天也亲自上阵,自己动手包饺子。每人佐以大蒜,陈醋,香油再吃一碗饺子,再喝一碗饺子汤,那个美哟,简直比三鑫的大餐还要美。
临别时,王兄给30元以充饭费,大嫂只要15元,王兄好说呆说给了20元。走出门外,大嫂说,路上滑,你们拿个桃木棍当拐杖吧,都是砍好的,每人又白送了一根拐杖。后来得知,这个棍子小的1元,粗的2元,呵呵,真是朴实憨厚令我们感动的山里大嫂。
玉树临风
山路上的我
山下的雾气密布,山上稍微清朗
小移仙村
村里的农家院
屋檐下的红柿子
门牌号
村里的小街
村里的留守老人 ,听见说话出来看望我们
屋檐,雪
万岁, 文革的遗存
山林雪景
“你是谁?”
门前台阶上的两块天然石头,看起来像狗狗
这如果是一对夫妻,很般配的哟
留我们吃饭的大嫂家
红红的木炭火,寒冬中是如此的温暖
来,不够吃,包饺子
我和王兄的劳动成果,看看,不错吧。
自己动手,吃起来就是香
火炉旁的咪咪
这个公鸡,不是早晨也打鸣
门帘
还说门帘
桌子上的摆设,毛主席和财神并列的放在一起,很有意思。这个老式的座钟可有年代了。
大嫂家的灶台,铝锅明亮,比我老婆干净
炊烟
柿饼,大嫂自己家做的,让我们免费品尝
枝头寒鸦
棉花摘了,来了雪花
山顶上的田野
雪松,雾凇
雪天难得一见的太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