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是一年中第一个大忙,从每年5月下旬开始,至6月中旬结束。此时,上年秋季播下的麦子、油菜成熟,需要抢时间收割,颗粒归仓;一年中种植面积最多、最重要的农作物秋作物玉米、水稻等,需要不误农时栽种;种下的作物需要一种就管,追施返青肥、发棵肥,确保长成丰产架子。“三夏”,是夏收、夏种、夏管的简称。
小麦是林州市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53万亩左右,三夏大忙的第一项主要任务就是麦收。今年,林州小麦是历史上继1997年以来的第二个丰收年,基层农技人员调查抽取高水肥地、中水肥地、旱薄地标本,测定今年我市小麦平均单产为304公斤,总产16112万公斤。
取得这样的一个成绩,有政策、品种、科技、气候、管理等很多方面的原因,最直接的是风调雨顺,从去年秋季小麦播种到麦收前,在小麦越冬、返青、拔节、灌浆的关键时期,都会有一场及时雨;其次今年中央财政下拨给我市小麦“一喷三防”专项资金250万元,用于购买吡虫啉、三锉酮、磷酸二氢钾等药剂,免费发放给农民使用,小麦叶面喷洒药剂,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使小麦达到了稳产增产。
台湾的博友小恩同学没见过小麦,在麦苗青青的时候送给她一期,现在小麦成熟了,青青变成了黄黄,再送给她一篇,祝福她学业有成,生活愉快。拍摄器材尼康:D700+AF-S VR 70-200mm f/2.8G IF-ED ,感谢随缘的小竹炮。
01、金灿灿的麦穗陈列在太行山脚下
02、平地麦田
03、林州大众种业在城郊乡二龙庙村的高产示范田
04、小麦成熟的前夕,河顺镇城北村农民在麦田里套种玉米。
05、城郊乡常家庄村边,两位骑车的老人从麦田边经过。
06、任村镇清沙村边,即将成熟的小麦。
07、 城郊乡纸坊村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进行小麦收割。
08、城郊乡黄华村,联合收割机在田间作业,机手的老婆拿着卷尺、计算器坐在地边等待收割完成后进行丈量收费。据悉,今年的机收价格比去年每亩上涨10元左右,为每亩75-80元。
09、 机收方便省事,直接在地头就把小麦装包了。
10、没有机收条件的麦田就需要人工收割了。这是东岗镇东卢寨村的农民在收割小麦。
11、东卢寨村头,收割后的小麦用三马车拉回村里。
12、人工打场。摄于东岗镇南坡村。
13、用簸萁把收获的小麦去处麦糠。摄于城郊乡常家庄村。
14、晾晒。摄于城郊乡常家庄村。
15、圆堆
16、装袋
17、田间地头话丰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