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林中漫步 博客

行走 聆听 感知

 
 
 

日志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2012-07-16 07:58:48|  分类: 平顺风情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七月初的平顺两日行,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奥治村,一个隐藏在漳河南岸的古村落。平顺的经济发展虽然赶不上林州,但平顺保存下来的古朴村落却比比皆是,这也许是平顺未来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奥治村就是这样的点中之点。
 
 
  去平顺之前我做了下功课,谷歌地图上搜了下奥治村。谷歌地图的标注一般有偏差,奥治村被标注到了漳河北岸。等到我们从阳高向西七八里,看见路边的奥治村标志牌,才知道需要过河才能到奥治村。
 
 
  漳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河随山势从西向东蜿蜒流淌,便有了一个个的漳河大拐弯。坐落于漳河边的奥治村就处在这样的一个大拐弯之上,这个古老的村子,据说,村名和大禹治水有关,村里最主要的寺庙则是供奉大禹的禹王庙。
 
  《禹贡》记载,大禹疏通黄河盂门壶口之后,导水出龙门口,经风陵渡三门峡曲折东流。然后他又治理漳水。因此,漳河沿岸特别是平顺关于禹的传说有很多。位于平顺县阳高乡的奥治村西有一道沟,名为错錾沟,相传就是大禹治水的一处遗址。《平顺县志》记载:传言伯鲧治水至此引漳南行功不成,禹因势利导去其壅塞漳始东流,疏凿之痕至今犹存。”
 
 
  传说古时候,漳河水泛滥成灾,百姓苦不堪言,尧派大禹的父亲鲧来治理浊漳河,鲧盲目地在奥治村西的石山上向南挖渠开沟,费了好多年才挖通,但是由于南面比北面地势还高,水还是流不出去,后来又派鲧的儿子禹来继续治理漳河,禹详细查看地形之后决定向东引水,带领民众凿石排滩疏通河道。经过几个寒暑的苦干,浊漳水顺流东下,水患平息。人们为了让后代永远记住治水的艰难,从此把奥治村西鲧带人错凿开的沟渠叫做“错錾沟”,这个“錾”就是凿的意思。把禹住过的地方叫“禹旮旯”。
 
 
  把车停在村头的广场上,我和王哥开始漫游奥治村。奥治村眼前的这个广场,北面就是奥治村最古老的寺庙——禹王庙,也叫大禹神庙;南侧是个建造于建国后的大戏楼,戏楼的一侧为村委会办公场所;广场西侧为断崖,崖下为漳河;东侧则为村里的民居。
 
 
  游览首先从禹王庙开始。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治水,然后根据长期治水对地理的了解,把中国国土划分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禹死后安葬在浙江绍兴市南的会稽山上。

 
  大禹治水不仅治理的是黄河水,眼前的漳河也是大禹治水的范围之一,因此光在平顺各地就有六座大禹庙,相近的潞城市也有很多大禹庙,漳河沿岸更是供奉大禹为水神。所以,大禹作为华夏民族在神州大地奠基立国,建立夏朝的一位伟大先祖,接受世人四千年绵延不断的朝拜,也就不足为奇了。
 
 
  看过禹王庙,我们静悄悄的走在奥治村里,感受着奥治村的古往今来,垂青于这里古建的精美,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的精湛,但也遗憾于这里没有早做规划,拆旧建新的房子杂陈于古村之中,感觉非常的不协调,严重破坏了古村的整体效果。从北面的关帝庙返回,看见村中正在兴建统一的住宅小区,这是不是村里已经有了一个保护古村的规划,并逐步付诸实施中呢?但愿是,但愿这个古村逐步规划规整,能把这个千年遗传下来的东西继续传承下去。
 
 
 
        前往奥治村的行车线路:林州市出发走河南省省道S228线到任村镇河口桥(正在修路小车可通行,大车需从盘阳过盘白大桥绕道),过桥后走山西省省道S324线路,过石城镇、阳高乡后,继续前行不到5公里,路边有标识牌,然后向左下到漳河边,过桥后到达奥治村。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村头广场边,台阶上的就是村委会。村委会在戏楼的二楼办公,从戏楼的建筑形式看,是俄式的,建国后的建筑,可见当时奥治村的经济实力还是很可以的。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禹王庙戏楼墙上的窗,窗内是个小卖部,小卖部的卫星天线从窗内接受着来自苍穹的信号。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漳河边,悬崖上的古老影壁墙。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地平天成”,禹王庙门头上的四个字,出于《尚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平、成:治平,安定。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不用写庙名,有这四个字,就说明里面供奉的是大禹了。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大禹庙的正门并不大,券门在古戏楼的正下方中央。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禹王庙坐北朝南,从南面的戏楼下正门进入,踏着满地的斑驳青砖,来到禹王庙里,正殿五间,两侧厢房。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禹王庙的大门过道里,一个小卖部,小卖部主人的女儿正在写字,这可是抓拍,不是摆拍。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风化后的铺地青砖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戏楼上曾经是文革时期村村都有的“主席台”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戏楼横梁柱头上的木刻兽兽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雕梁下是木刻的三英战吕布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斗拱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坡瓦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恩,这个就是写字的小姑娘,超可爱,看她的鞋子,妈妈做的千层底。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古村就是这样自然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带了长焦,站远了才能拍到禹王庙的门。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村子依山而建,往上走能看到房顶一大片青瓦。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积德者昌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古树古山墙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后建的山墙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一对儿上马石被磊在了一起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石磨里长出了小树苗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哥特式建筑上的老标语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砖雕的福字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古民居,带走廊的,当时有多时尚。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木雕,鹿,禄。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南山增辉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山墙的砖雕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村里的石狮子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工匠的名讳和籍贯,武安县的石匠叫王仲实。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村里走过放暑假的学生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走遍神州村和镇,这半边对联好像就是写给我的。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房顶上的蔬菜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三面红旗,文革建筑遗迹。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村后的关帝庙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现在是村里的小学校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奥治村在漳河南岸的高台上,来往村里村外,要上下这样的台阶。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一老一少走过这个高高的台阶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河滩边的蜂箱,拍完这张收工,再见了奥治村。

[原创]平顺风情——明清古村奥治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5532)| 评论(46)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