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林中漫步 博客

行走 聆听 感知

 
 
 

日志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2014-07-15 08:42:4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夏日,摄影俱乐部群开课。因为筹备一个关于林虑古诗词的讲座,需查些资料。那夜,读马卿《雪中登太行》诗,忽然想起柳泉村,因为柳泉是马卿的故里。

马卿,字敬臣,号柳泉,林虑县柳泉村人(今林州市河顺镇柳泉村),明代嘉靖右副督御史。马卿17岁举乡试,弘治十八年乙丑年,27岁的马卿参加殿试,中三甲第47名进士,改庶吉士,授给事中。后为大名知府、浙江副使、山西提学、右参政、浙江右布政使、云南参政、按察使、福建布政司、南京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都察院右副督御史总督漕运、被封为九卿之一的重臣,58岁卒于官任。 马卿所著诗文有《马氏家藏集》。

马卿从柳泉村走出去,一路为官,做到的最大官职是右副都御使,这样的官职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常务副部长,不管在古代还是现在,这都算是个高官了。所以,当地老百姓习惯称之为“马都堂”。

夜读马卿诗,就想着到柳泉看看,看看马都堂的故里。心想着,也许村里还有什么古迹可寻。抱着这样的心情,有机会外出的时候,便迫不及待的赶往柳泉。

柳泉,一个富有诗意的村名,恐怕在整个河顺镇三十多个行政村,再找不出能和柳泉媲美的村名吧。柳泉村位于林州市河顺镇东南二里许,新修的安姚公路从村子北侧通过,交通便利。全村1800口人,有李、乔、王、马四大姓。

一入河顺境,便想起了长青。长青是我的老影友,祖籍河顺,生于斯,长于斯,现在镇里管文化。通报下情况,顺带问问柳泉的古迹。说起马都堂故里,长青说,几百年过去了,村里早已没有了马都堂家的古建,倒是联系了村里的支部书记,在村委会等我,一起唠唠柳泉。

我从村子的西大街进入柳泉,沿途看了井神庙,看了老井的故址,看了老井边的水塔。初步判断,我认为柳泉村自古应该是不缺水的,要不村子怎么叫柳泉?事实并非如此,越往后走,越颠覆了我原来的判断。

从西大街转入南大街,来到了村前的广场,长青已经从庞村赶过来陪我。我们一起进入村委会,见到了海生支书。海生姓王,60来岁,中等个子,身材消瘦,黝黑面庞,手里捏着根“红旗渠”坐在沙发上。看见我进来,握手言坐。我说我来看看马卿故里,老王说,马卿是谁?我听后大为诧异,马卿故里的人竟然不知道马卿?再进一步说明,老王露出白白的假牙嘿嘿的笑,嗨,你早说马都堂就行,马都堂的名讳村里人知道的并不多。

说起村里的古迹古建,老王说,现在有关马都堂家的东西都没有了,有就是位于马家坟的马都堂墓地,村里无迹可寻。但是村里现在仅存的古建是卧龙泉边的古亭。有古亭?我顿然欢喜,走,一起看看。

欲看古亭,先看碑刻。在村委会大院的东墙跟儿,有一个石碑,这是一块凿刻于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冬天的石碑,距今78年。碑刻记录的是78年前,柳泉村因为干旱缺水,集合全村力量,修建了从上坡村到柳泉村的引水渠——来龙渠,并且修建了来龙渠的配套工程——卧龙泉。石碑在记录这一水利工程的同时,约定了渠道管护维修,渠水使用规定,避免两村因为水事发生纠纷。

来龙渠现在无迹可寻,倒是卧龙泉还可以找到遗迹,这就是王支书所说的古亭,一座位于原来卧龙泉边的亭子。卧龙泉早已被垃圾填埋,唯独这个具有近八十年历史的古建尚存。亭子前柱后墙,两侧中空,一开间,青砖黑瓦木梁木椽,椽上方砖,砖上黑瓦,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我推测,这是一个建立在卧龙泉边祭祀水神的亭子,兼有取水百姓避雨功能的建筑。遗憾的是,古池塘已经填埋,很快上面就要按规划建设民居,亭子也已经向北倾斜,墙后的农户用一根木棍支撑,来保障古亭暂时不倒。面对这样岌岌可危的古建,我顿生怜悯。

柳泉,这个历史名村,你不能没有自己的遗存,不能没有自己的历史,不能只有这些现代化的牌坊,这些难能可贵的地上建筑,已经存在了八十年,这何其不易!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指导意见中有这样的句子,要让人“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那乡愁是什么?在柳泉,这乡愁就是这方古亭了。

王支书说,那亭子所在的位置,按照村里的规划是一片宅基地,亭子倒塌后,就会建设民居。保护和建设出现了矛盾,怎么办?我说,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那就是:异地复建。在村里戏台边寻找新址,然后按照原来古亭的构件编号,原物原貌,异地复建保护。可以号召柳泉的有识之士捐资,共同参与,建成后立碑记录这一事件,这亭子可以取名叫:柳泉印象。

王支书和村会计听了,深深赞同我的意见,我说,如果保护这个没有列入文物等级的文物,保护这个柳泉村最古老的建筑,我愿意捐款,长青也愿意捐款,我们大家一起来捐款,保护这个柳泉古建,让这个活了八十岁的亭子,继续活下去,让柳泉的子子孙孙还能看得见亭子,记得住柳泉。若如是,将是我柳泉之行最大的成效。


 
柳泉大桥,安姚公路上的监控节点,开车的小心,压黄线,不记安全带都是要出钱滴。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彼时,还无降雨,田地干旱。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进入柳泉,街道规划整洁干净。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路过的老人说,这是一座供奉井神的小庙。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非常可惜,转过背后看,已经倒塌。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老井旁边的辘轳石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老井边的石头水塔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几户农家墙上的爬山虎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村委会大院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村里的荣誉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张贴在村委会的村子民居平面图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村支书海生在帮我电话了解情况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村委会大院里“创修来龙渠卧龙泉记"石碑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村里的广场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胡同里看孩子的老乡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柳泉学校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土墙and砖墙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古门楼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新门楼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瓠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好大一棵树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大街整洁,小街也利亮。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村里的观音堂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嘉庆四年重修观音堂碑记,距今216年,若说古物,这怕是柳泉最古老的。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重修观音堂碑记:“林邑东二乡柳泉村东南,旧有观音堂三间,为士女祈祷之所”。这说明清代这里没有河顺镇,柳泉村归东二乡管辖。观音堂在柳泉村的东南位置,现在小庙还是在村子东南,位置没有变化。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观音堂东面的风景,手机变焦,惨不忍睹。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村里的李氏祠堂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还是东面的风景,风格化了一下。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篱笆门内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曾经作为储粮的水泥洞子,现在放在路边,透过台面口子,长出了青青的小树。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噢,快看,这就是旧卧龙泉边的古亭。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亭子内部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亭子后面的人家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回到村委会,忽然看见一辆古董车。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走吧,再见柳泉!
[原创]林州乡村采风——河顺镇柳泉村 - 林中漫步 - 林中漫步 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1780)| 评论(1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